Ideas

参与了一项更前沿、也更灰色的实验——与一个内置了学习型AI、拥有仿生触手和可变形态器官的“高级感官伴侣”进行神经直连。实验的目的是“教”这个AI理解并模仿人类的复杂情感和欲望,最终成为完美的定制化伴侣。

  1. 比赛打雌二醇

选择二:游戏化的“亲密关系排行榜” 核心概念:在2095年,亲密关系也被游戏化。流影参与了一场名为“情感同步浪潮”的线上多人社交活动。参与者们通过脑机接口链接,在一个虚拟空间里进行感官和情感的交互。系统会根据“同步率”、“情感输出强度”、“创意复杂度”等指标进行打分,并实时显示排行榜。 情节扭转:流影被匹配到两个“高玩”队友。一位是追求极致强度和“DPS(每秒伤害,这里指快感输出)”的男性,他把同步当成冲分竞赛,不断用粗暴直接的快感信号冲击团队;另一位则是追求艺术性的女性,她试图构建复杂的、如同交响乐般的感官体验,但对“得分”毫不在意。 高潮与崩溃:流影被夹在中间,体验极其割裂。他上一秒还在被男性的“快感轰炸”搞得头晕目眩,下一秒又要费力去解析女性构建的“艺术品”,完全无法投入。他感觉自己不像在体验亲密关系,更像一个被两边拉扯的“数据中转站”。最让他感到屈辱的是,由于他的不适应,团队的“同步率”持续下降,他在排行榜上被公开标记为“体验黑洞”。在一片混乱的感官噪音中,他羞愤地强行下线,这在社区里是严重的社交失礼。

选择三:失控的“XP系统(性癖)借用” 核心概念:为了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,流影通过地下渠道,尝试了一项“意识短期租赁”服务——可以临时将另一个人的“欲望配置文件”(包含性癖、G点、情感触发器等)加载到自己脑中。他匿名选择了一个代号为“万物有灵”的配置文件,以为会是什么充满诗意的体验。 高潮与崩溃:当他尝试与人正常约会时,灾难发生了。他对面前的帅哥美女毫无感觉,反而对餐厅的中央空调系统产生了强烈的生理冲动。在对方惊恐的目光中,流影对着墙角的通风口脸颊绯红,呼吸急促。这种认知和生理的彻底错位让他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自我怀疑,感觉自己正在“非人化”。他不得不花重金去进行一次痛苦的“神经格式化”,才清除了这个借来的XP。